企业新闻详细内容

天科合达 衬底交付量突破百万片大关

     

2025年上半年,随着下游库存逐步去化、光储充与新能源汽车等赛道持续升温, 产业链显现出复苏态势。在此背景下,天科合达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:其 衬底全球累计交付量正式突破100万片大关,标志着国产SiC衬底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迈入量产爬坡与产业落地的新阶段。
一、深耕二十年:从设备到材料的全链打通
天科合达的这一里程碑式突破,得益于公司近二十年的技术积累与一体化战略布局。与许多衬底企业仅布局“切磨抛”的加工环节不同,天科合达构建起从单晶生长设备开发、晶体生长、晶片加工、外延生长在内的全流程核心能力体系,实现了工艺自研、设备自造、量产闭环。
在晶体生长端,公司采用激光改质剥离(Laser-Assisted Substrate Reuse)等先进技术显著提升晶锭利用率,有效降低材料成本。这不仅增强了企业盈利能力,也让下游用户享受到性价比优势,助力 器件从“高端垄断”加速迈向“规模普及”。
二、8英寸产品全面突破,赢得全球验证
面对 产业由6英寸向8英寸升级的大势,天科合达早在2020年便启动8英寸平台的研发攻关,并率先实现量产能力落地。相较于6英寸晶片,8英寸产品拥有近90%的面积增益,在单位成本、产线效率与下游封装兼容性方面均具显著优势。
目前,天科合达的8英寸导电型 衬底已通过英飞凌、芯联集成等全球主要器件厂商的验证,并获得长期供货订单,核心技术指标已达或超国际先进水平,为国产厂商争夺下一代功率半导体市场奠定技术先发优势。三、瞄准新赛道:AR光波导与先进封装同步推进
除了巩固汽车与光储主战场,天科合达亦积极拓展新兴应用。针对AR眼镜市场的光学痛点,公司推出了专用型8英寸光波导 衬底,利用其高折射率+高热导率的材料特性,有效解决视场角狭窄、“彩虹纹”干扰与热堆积等技术瓶颈。
为加快商业化落地,公司已与AR光波导领域头部企业慕德微纳设立合资公司,联手推进衬底+衍射光波导片技术平台的产品化与产业化进程。
同时,公司还启动了12英寸导电型与热沉型SiC衬底研发,切入第三代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赛道,进一步拓宽技术边界与应用空间。
四、服务超500家客户,构筑全球化市场基础
截至目前,天科合达已服务全球500+家客户,产品广泛应用于比亚迪等国内外车企的多款主力车型,并与多家国际头部储能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,体现出其产品在可靠性、一致性、量产能力等方面已获得主流市场认可。
依托“衬底+外延”的整合策略与多维度产品矩阵,天科合达正加速构建涵盖车规器件、光储融合、AR光学、先进封装等场景的 产业生态。
 
【杂志订阅】首发专享,限时免费!《GaN》电子专刊第二期上线!立即扫码订阅:https://www.sbs-mag.com/subscribe_active.html?invitation_code=active202507&name=CSC

上一篇:SkyWater已完成并购英飞... 下一篇:ASMPT 宣布关闭位于中国...

声明: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,转发仅为更大范围传播。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异议,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联系邮箱:lynnw@actintl.com.hk

 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