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科技日报报道,近日,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利用超薄半导体材料,成功研制出一种全新的纳米级3D晶体管。这是迄今已知最小的3D晶体管,其性能和功能可比肩甚至超越现有硅基晶体管,将为高性能节能电子产品的研制开辟新途径。相关论文发表于《自然·电子学》杂志。
据悉,团队利用由锑化镓和砷化铟组成的超薄半导体材料,研制出的这款新型3D晶体管,不仅性能与目前最先进的硅晶体管相当,还能在远低于传统晶体管的电压下高效运行。
此外,团队还将量子隧穿原理引入新型晶体管架构内。在量子隧穿现象中,电子可以穿过而非翻越能量势垒,这使得晶体管更容易被打开或关闭。为进一步降低新型晶体管“体型”,他们创建出直径仅为6纳米的垂直纳米线异质结构。测试结果显示,新型晶体管可以更快速高效地切换状态。与类似的隧穿晶体管相比,其性能更是提高了20倍。
这款新型晶体管充分利用了量子力学特性,在几平方纳米内同时实现了低电压操作以及高性能表现。由于该晶体管尺寸极小,因此可将更多该晶体管封装在计算机芯片上,这将为研制出更高效、节能且功能强大的电子产品奠定坚实基础。目前,团队正致力于改进制造工艺,以确保整个芯片上晶体管性能的一致性。同时,他们还积极探索其他3D晶体管设计,如垂直鳍形结构等。
【近期会议】
11月28-29日,“第二届半导体先进封测产业技术创新大会”将再次与各位相见于厦门,秉承“延续去年,创新今年”的思想,仍将由云天半导体与厦门大学联合主办,雅时国际商讯承办,邀您齐聚厦门·海沧融信华邑酒店共探行业发展!诚邀您报名参会:https://w.lwc.cn/s/n6FFne
12月6日14:00,《 》杂志将联合牛津仪器带来“AI驱动下的光芯片新技术和产业发展”的线上主题论坛,共同探索AI与光芯片技术的融合之道,推动光电子产业的创新发展。见证光与智能的完美融合,开启光电子技术的新篇章。报名:https://w.lwc.cn/s/mmqAfy